TAG教師故事分享:「規定」退場,「標記點」進場吧!



TAG教師故事分享:「規定」退場,「標記點」進場吧!

原文出處:http://tagteach.blogspot.tw/2013/09/tagteacher-tale-out-with-rules-in-with.html


我最近說服了某個新計畫的工作人員試用TAGteach,該計畫針對孩子患有某種行為問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對立性反抗疾患、泛自閉症障礙等)的家庭所設。

在數通電話對談後,他們邀請我去觀察最挑戰他們的一個六人班級,哇,真是一片混亂,而且坦白說也很危險。隔週我在課後與工作人員見面兩小時,發給他們TAGteach的資料,他們感到很興奮。

第二天那一班即將上課,所以我請他們在每位學生名字下方寫下他們不喜歡該名學生做的行為,然後我們一個一個看過,在每一個行為旁邊加上等號,再想想他們希望看到學生出現什麼行為(這個做法真的非常有幫助!),這些就是標記點。

我發給他們響片,我們決定用小顆薄荷糖當成初級增強物/奬勵。然後他們把孩子分組,我們每個人分到兩個孩子。我當時真的很緊張,因為我以前只做過一對一的標記教學,而且我和孩子也不熟,但是我們決定把它看成一次學習的經驗,而它果然也是如此。

只有兩個孩子來上課,其他兩個孩子去參加營隊,另兩個雙胞胎則隨媽媽去赴約。

來上課的男孩在名字下方只有一個「不良」行為:「他不喜歡動。」所以他的標記點是「冒險嘗試」。

來上課的女孩有幾個不良行為:「把自己彈跳到別人身上」、「做事不安全」、「打斷別人」、「說話大聲」,我們想不到能對應做事不安全和彈跳自己的標記點,但是以「舉手再說話」和「三級音量」作為標記點。

老師把TAGteach和標記點解釋得非常好,女孩舉手時就會被標記,但不標記一旁坐著聽的男孩感覺不太對,所以當他「注視老師」時就會被標記,這是處理可能不公平對待的好方法,不會讓一個孩子一直被標記,但另一個安靜坐著的孩子卻不被標記。

老師解釋及示範如何標記後問孩子想做什麼,超討厭動的男孩提議佈置一個障礙賽場地時被標記了。他和女孩一起腦力激盪想點子,女孩經常因為使用「三級音量」而被標記。

兩人共同合作,告訴我們指示後,我們佈置了一個有十項障礙的賽道,用到了靠墊、鞦千、吊床、一個會射出球的母牛壓擠玩具、一個靶和一個溜滑梯。

哇!男孩先示範怎麼跑障礙賽,他大動特動了!活動中要求女孩留意安全的標記點顯而易見:「先用腳!」「請大人幫忙!「開跑前先預告!」「等候另一人完成。」

上完一小時的課,男孩伸手到口袋裡,抓出一大把糖,抬起頭看我,他說:「你看我拿到了這麼多標記!」

整堂課裡沒有行為問題,孩子離開後,工作人員對於TAGteach的效率感到非常振奮!

牆上的規定清單寫著規定」,列出了很多不可以這個,不可以那個我指著清單建議他們修改,工作人員馬上把它拿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列出標記點的清單!